近日,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培训班在济南市商河县举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建国视频致辞。儒学中心(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主任周静,以及来自北京市、山东省、河北省、重庆市的孔子学堂负责人、志愿者代表及共建支持单位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济宁市教育家协会孔子学堂主任姚洪运参会并作经验分享。

本次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关于“推进孔子学堂规范化建设,推动儒家文化进乡村”工作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4场主题讲座、2场经验交流分享会,并实地考察孔子学堂助推商河县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情况。

经验交流分享会上,姚洪运以《发挥孔子学堂优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分享了济宁市教育家协会孔子学堂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体会,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展望。
济宁市教育家协会孔子学堂(编号:2150号)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在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立足济宁、辐射齐鲁、面向全国,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两创”路径,形成了“上级部门支持、社会组织搭台、专家自愿参与、群众广泛受益”的传统文化弘扬新模式。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学堂依托乡村振兴科技文化书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站、乡村振兴家庭教育服务站等阵地,形成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常态化机制:累计建成书屋10余处,捐赠图书3万余册;设立专家服务站和家庭教育服务站20余个,特聘志愿服务专家60余名,开展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法律、健康等公益讲座200余场,受益群众3万余人;连续5年开展“新春送福”活动,组织书法家深入乡村、社区,累计送出福字4000幅、对联3000套;多次举办“重走孔子路”“红色研学游”“探索生命的奥秘”等研学活动,有效促进文化的代际传承;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及家庭教育经验座谈会,推动家风家教建设向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发展。下一步,学堂将强化组织引领,加强部门联系,构建长效机制;聚力精品教材,打造家风家教范本;推动学堂联合会建设,促进协同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jiaoyujiaxiehu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njyj.net/archives/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