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论孝道——《论语》讲师培训班学员-马静

读《论语》,论孝道------《论语》讲师培训班学员-马静

读《论语》论孝道

                                                 马 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美好的金秋十月,我在济宁市教育家协会王新军老师、李大盈老师的带领下重新学习了《论语》,再一次体会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乐趣!

  五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最有感触的是先师孔子关于孝道的论述,在我国民间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2569年前的孔子早就对孝道有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他在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多达数十条,列如:《论语.学而》第二句便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如: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等。

  我对其中的两句特别有感触: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学生子游问:“怎样做才是孝呢?“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对于狗马都能做到喂养它;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孝敬,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这一句: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侍奉父母时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去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孝顺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色难!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只麻雀的故事》: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例行来看往母亲,吃完午饭他无聊的看着手机,心想:再坐一会就能回城了!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玩手机。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又自顾转过头。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麻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回屋,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没说话。

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把手机扔一边,独自叹气。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她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你念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我的孩子。’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色难,真的那么难吗?

是啊,当今社会,吃穿用度都不缺,如果问你:经常给老人买吃的吗?经常给老人买穿的吗,回答大多都是肯定的。但:你对父母始终做到耐心细致、和颜悦色了吗?我想很多人的回答就不是那么肯定了!色难,到底有多难?说到底,不过是你长大了而父母老去了,让你丢失了原本该有的敬畏之心!

子欲养而亲不待,思之痛彻心扉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对父母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和颜悦色,别忘了上为之,下效之,现在你对父母怎样,年老时子女就会怎样对你!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读《论语》,论孝道------《论语》讲师培训班学员-马静

原创文章,作者:梧桐树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njyj.net/archives/1434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下午10:11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下午10:13

相关推荐